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

蘋論:救國團應該先自救

蘋論:救國團應該先自救
2017/12/09  

「救國團」近來風波不斷,這個威權時期遺留、長期接受政府補助的「民間團體」,不但特權經營活動中心、補習班、旅宿等生意,還一再抗拒民主改革,其組織運作已與社會嚴重脫節,實在應該先「自救」再來談「救國」了。

救國團前身是1952年成立、隸屬國防部總政治部的「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」,由蔣中正兼任團長、蔣經國任首位主任,在威權時代曾風光一時,很多45年級生都參加過救國團各類營隊,這些政治色彩濃厚的團康與學習活動,成為中年世代的青春記憶之一。

主任當家拒改革
然而,1989年改向內政部登記的救國團,先在名稱中拿掉「反共」,近年作為也都跟「救國」沒什麼關係。救國團榮譽召集人李鍾桂去年參加中共舉辦的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,竟在演奏中國國歌時肅立致敬;救國團各地活動中心長期被爆特權賤租國有地、救國團經營的補習班被爆未立案及公安不合格,都是救國團近年出現的爭議。

在這種情勢下,社會學學者、當過馬英九台北市政府副市長的白秀雄出任救國團理事長,大力推動修改章程,將救國團從「主任當家」改為民主時代的「理事長制」,已是轉型重要契機。如果救國團能夠與時俱進改革,並且名實相副更改團體名稱,才能真正擺脫黨國色彩、融入台灣社會。
沒想到,就在立法院三讀通過《促進轉型正義條例》之際,救國團竟逼退白秀雄並否決其提出的章程修正案,兩相對照成為莫大諷刺。

社會期待能轉型
救國團此舉,很像是之前抗拒改革的體育單項協會。同是威權時代遺留的體育單項協會,充滿少數人或家族長期把持、壟斷資源、組成封閉等弊端,直到民意怒吼,立法院修改《國民體育法》,才被迫啟動改革腳步。
長期由榮譽召集人、主任實質主導,透過教育部《青年活動中心住宿設施管理及安全維護辦法》在各地賤租國土的救國團,當務之急是體察台灣社會對威權時期團體轉型的期待,不能再誤判情勢,以為可以永遠維持主任當家、成員封閉、特權經營活動中心與旅宿的組織運作。


救國團若轉型成功,回歸人民團體的民主運作,開放成員多元參與,未來還有很多中性的青年服務工作可做,有機會脫胎換骨、浴火重生。但若持續抗拒民主轉型,堅持把改革力量擋在門外,等到教育部廢止《青年活動中心住宿設施管理及安全維護辦法》,屆時救國團恐怕連自救都來不及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